
銷售熱線:+86-021-51645825
銷售手機:13817855033
圖文傳真:+86-021-51645825
公司郵箱:858208305@qq.com
公司網址: http://m.cyoog.com


一、中國建筑(CSCEC)
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2016《財富》世界500強第27位)
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
► 是中國最大建筑房地產綜合企業和中國最大國際承包商;
► 是中央直接管理的53家國有重點骨干企業;
► 以房屋建筑承包、國際工程承包、地產開發、基礎設施建設和市政勘察設計為核心業務;
► 也是中國唯一家擁有三個特級資質(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的建筑企業。
建筑領域唯一家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
歷史沿革:建筑工程部(37軍司令部1953年并入) – 國家基建委 – 國家建工總局 – 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
1、8個基建局
8個基建局 | 所在地 |
中建一局 | 北京 |
中建二局 | 北京 |
中建三局 | 武漢 |
中建四局 | 廣州 |
中建五局 | 長沙 |
中建六局 | 天津 |
中建七局 | 鄭州 |
中建八局 | 上海 |
2、4個設計研究院
設計研究院 | 地點 |
中建東北院 | 沈陽 |
中建西北院 | 西安 |
中建西南院 | 成都 |
中建西勘院 | 成都 |
另外還有中建國際、中國海外集團(中海地產)、中建地產、中建發展、中外建、中建基礎、中建路橋、中建鋼構、中建電力、中建鐵路、中國通達、中建新疆建工,中建上海院、中建北京院,市政西北院(蘭州,注:市政西南院、市政東北院屬中交集團;市政華北院屬*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共40多個下屬公司機構。
二、中國中鐵(CREC)
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2016《財富》世界500強第57位)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是中國及亞洲最大的多功能綜合型建設集團。先后修建了全國2/3以上的鐵路、95%的電氣化鐵路、1/10高速公路、3/5的城市軌道工程,9000 多座大橋、隧道。
歷史沿革:鐵道部工程總局和設計總局 – 鐵道部基本建設總局 –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
1、17個基建局
17個基建局 | 所在地 |
中鐵一局 | 西安 |
中鐵二局 | 成都 |
中鐵三局 | 太原 |
中鐵四局 | 合肥 |
中鐵五局 | 貴陽 |
中鐵六局 | 北京 |
中鐵七局 | 鄭州 |
中鐵八局 | 成都 |
中鐵九局 | 沈陽 |
中鐵十局 | 濟南 |
中鐵大橋局 | 武漢 |
中鐵隧道集團 | 洛陽 |
中鐵電化局 | 北京 |
中鐵建工局 | 北京 |
中鐵上海工程局 | 上海 |
中鐵航空港 | 北京 |
中鐵港航局 | 廣州 |
2、3個勘察設計院 。
3個勘察設計院 | 所在地 |
鐵二院 | 成都 |
鐵三院 | 天津 |
鐵六院 | 天津 |
注:中鐵一至五局為原鐵道部工程局,為綜合局;中鐵六至十局為2004年配合鐵道部主輔分離新組建的,為綜合局;大橋局、電化局、隧道集團、航空港、港航局,為專業局;但目前也慢慢走向綜合化。
三、中國鐵建(CRCC)
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2016《財富》世界500強第62位);
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是中國乃至全球最具實力、最具規模的特大型綜合建設集團之一。承建和修建了全國新線鐵路的1/2,設計全國鐵路網的3/5,承建和修建了18000公里高速公路和高等級公路,參加建設的機場26個,水利電力工程132項,地下鐵路和軌道交通50項。是由國務院國資委管理。
歷史沿革:東北人民解放軍鐵道縱隊 – 鐵道兵團 – 鐵道部工程指揮部 – 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
1、17個基建局
17個基建局 | 所在地 |
中鐵十一局 | 武漢 |
中鐵十二局 | 太原 |
中鐵建大橋局 | 天津 |
中鐵十四局 | 濟南 |
中鐵十五局 | 上海 |
中鐵十六局 | 北京 |
中鐵十七局 | 太原 |
中鐵十八局 | 天津 |
中鐵十九局 | 北京 |
中鐵二十局 | 西安 |
中鐵二十一局 | 蘭州 |
中鐵二十二局 | 北京 |
中鐵二十三局 | 成都 |
中鐵二十四局 | 上海 |
中鐵二十五局 | 廣州 |
中鐵建電氣化局 | 北京 |
中鐵建港航局 | 珠海 |
注:中鐵建11-20局屬于鐵道兵兵轉工,中鐵21-25屬于2004年配合鐵道部主輔分離新組建的。
2、4個勘察設計院
4個勘察設計院 | 所在地 |
鐵一院 | 西安 |
鐵四院 | 武漢 |
鐵五院 | 北京 |
中鐵上海院 | 上海 |
另有中土集團(北京)、中鐵建國際集團(北京)、中鐵承建集團(長沙)、中國鐵建房地產集團(北京)、中鐵物資等30多家二級公司。
四 、中國交建(CCCC)
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2016《財富》世界500強第110位)
►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隸屬于國務院國資委:
► 是目前中國最大的港口建設及設計企業;
► 中國領先的公路、橋梁建設及設計企業;
► 中國最大、世界第三的疏浚企業;
► 是全球最大的集裝箱起重機制造商(占世界市場份額的78%以上)。
1、中交五大品牌
序號 | 名稱 | 總部 |
1 |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CCCC) | 北京 |
2 | 中國路橋(CRBC) | 北京 |
3 | 中國港灣(CHEC) | 北京 |
4 | 振華重工(ZPMC ) | 上海 |
5 | 中房集團(CRED) | 北京 |
2、中交基建企業
序號 | 企業 | 總部 |
1 | 中交一航局 | 天津 |
2 | 中交二航局 | 武漢 |
3 | 中交三航局 | 上海 |
4 | 中交四航局 | 廣州 |
5 | 中交一公局 | 北京 |
6 | 中交二公局 | 西安 |
7 | 中交三公局 | 北京 |
8 | 中交四公局 | 北京 |
9 | 中交路建 | 北京 |
10 | 中交隧道局 | 北京 |
11 | 中交機電局 | 北京 |
12 | 中交疏浚 | 上海 |
13 | 中交地產 | 北京 |
3、8個勘察設計院
8個勘察設計院 | 所在地 |
中交水規院 | 北京 |
中交一航院 | 天津 |
中交二航院 | 武漢 |
中交三航院 | 上海 |
中交四航院 | 廣州 |
中交一公院 | 西安 |
中交二公院 | 武漢 |
中交公規院 | 北京 |
另外還有中咨集團、中交路橋、中交鐵道總院(北京)、中交煤氣熱力院(沈陽)、車輛公司(北京)、市政西南院(成都)、市政東北院(長春)(注:市政西北院屬中建集團;市政華北院屬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綠城房地產集團等60多家全資、控股子公司。
五、中國電建(POWERCHINA)
中國電力建設股份有限公司(2016《財富》世界500強第200位)
中國電建是在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公司和國家電網公司、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所屬的14個。ㄊ、區)電力勘測設計、工程、裝備制造企業基礎上于2011年組建的國有獨資公司。
1、主要子集團
1)中國水電(SINOHYDRO),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前身為燃料工業部水力發電建設總局,后幾經合并與拆分, 2002年12月改組為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2009年11月整體改制并控股創立中國水利水電建設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成為中國電建全資子公司?偛勘本。
2)中水顧問(HYDROCHINA),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有限公司,前身為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局(院),主要分為中國水電顧問集團國際工程有限公司和中國水電顧問集團投資有限公司,2002年12月改組為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2011年成為中國電建全資子公司?偛勘本。
2、中國水電17個工程局
序號 | 名稱 | 總部 |
1 | 中國水電一局 | 長春 |
2 | 中電建建筑集團(中國水電二局) | 北京 |
3 | 中國水電三局 | 西安 |
4 | 中國水電四局 | 西寧 |
5 | 中國水電五局 | 成都 |
6 | 中國水電六局 | 沈陽 |
7 | 中國水電七局 | 成都 |
8 | 中國水電八局 | 長沙 |
9 | 中國水電九局 | 貴陽 |
10 | 中國水電十局 | 成都 |
11 | 中國水電十一局 | 鄭州 |
12 | 中國水電十二局 | 杭州 |
13 | 中國水電十三局 | 天津 |
14 | 中國水電十四局 | 昆明 |
15 | 中國水電十五局 | 西安 |
16 | 中國水電十六局 | 福州 |
17 | 中國水電基礎局 | 天津 |
3、中水顧問系統8個設計研究院
序號 | 名稱 | 總部 |
1 | 水規總院 | 北京 |
2 | 電建華東院 | 杭州 |
3 | 電建西北院 | 西安 |
4 | 電建中南院 | 長沙 |
5 | 電建北京院 | 北京 |
6 | 電建貴陽院 | 貴陽 |
7 | 電建昆明院 | 昆明 |
8 | 電建成都院 | 成都 |
4、14個。ㄊ、區)電力勘測設計、工程
裝備制造企業系統企業:
地區 | 企業 |
河北 | 河北設計院、河北電建一公司、河北裝備公司 |
山東 | 山東電建總公司(濟南)、山東電建一公司(濟南)、山東電建三公司(青島) |
上海 | 上海院、上海電建、上海能源裝備、上海電力環保設備 |
吉林 | 吉林院、長春發電設備總廠、長春龍源、四平線路器材廠 |
甘肅 | 甘肅能投(蘭州);青海省電力設計院(西寧) |
寧夏 | 寧夏電力建設工程公司(銀川) |
四川 | 中電建水電開發集團、四川電力設計咨詢公司、四川電建二公司、四川電建三公司、成都電力機械廠、成都電力金具總廠、成都鐵塔廠、都江電力設備廠 |
重慶 | 重慶電力建設總公司 |
貴州 | 貴州電力設計研究院、中電建貴州公司 |
河南 | 中電建華中院、中電建河南公司、河南電力器材公司、鄭州電力機械廠; |
湖北 | 中電建湖北公司、湖北省電力裝備有限公司、武漢電力設備廠 |
江西 | 江西省電力設計院、江西火電、江西省水電工程局、江西省水電工程局、江西省電力設備總廠 |
福建 | 福建電力勘測設計院 |
5、后來調整重組
序號 | 公司 | 成立 | 總部 |
1 | 電建路橋 | 2006年4月 | 北京 |
2 | 電建鐵路 | 2011年1月 | 北京 |
3 | 電建港航 | 2007年重組整合 | 天津 |
4 | 電建核電 | 2016年8月由山東電建二公司更名而成 | 濟南 |
5 | 電建新能源 | 2004年7月 | 北京 |
6 | 電建國際 | 2016年3月 | 北京 |
7 | 電建地產 | 2005年11月 | 北京 |
8 | 電建海投 | 2012年7月 | 北京 |
另有電建租賃、電建裝備研究院、北京華科軟、電建水治理、電建(德國)等85家二級子公司、控股公司。
六、中國能建(CEEC)
中國能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2016《財富》世界500強第309位)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9,由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和國家電網公司、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所屬15個。ㄊ、區)的電力勘察設計、施工和修造企業組成。是中國乃至全球最大的電力行業全面解決方案提供商之一。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接管理。
主要子集團。
1)葛洲壩(CGGC)(武漢) | |
子公司 |
所在地 |
葛洲壩一公司 |
宜昌 |
葛洲壩二公司 |
成都 |
葛洲壩三峽公司 |
宜昌 |
葛洲壩三公司 |
西安 |
葛洲壩五公司 |
宜昌 |
葛洲壩六公司 |
昆明 |
葛洲壩機電公司 |
成都 |
葛洲壩基礎公司 |
宜昌 |
葛洲壩電力公司 |
宜昌 |
葛洲壩機械船舶公司 |
宜昌 |
另外還有葛洲壩國際公司、葛洲壩房地產公司、葛洲壩水泥公司、葛洲壩宜昌基地管理局等20多家下屬公司。 |
2)中電工程(CPECC)(北京) | |
子公司 |
所在地 |
中電工程東北院 |
長春 |
中電工程華東院 |
上海 |
中電工程中南院 |
武漢 |
中電工程西北院 |
西安 |
中電工程西南院 |
成都 |
中電工程華北院 |
北京 |
另外還有中國電力建設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投資有限公司、新能源有限公司、國際工程有限公司共10 家全資子企業。 |
3)中能裝備 (CEEEC)(北京) | |
子公司 |
所在地 |
華南裝備 |
廣州 |
華東裝備 |
鎮江 |
西北裝備 |
西安 |
北京設備公司 |
北京 |
江蘇裝備公司 |
常州 |
山西裝備公司 |
太原 |
葫蘆島設備公司 |
葫蘆島 |
南京線材公司 |
南京 |
湖南線材公司 |
長沙 |
湖南三電 |
醴陵 |
鞍山鐵塔公司 |
鞍山 |
寶雞鐵搭公司 |
寶雞 |
蘭州修造公司 |
蘭州 |
沈陽機械公司 |
沈陽 |
設計單位
單位 |
所在地 |
中能建黑龍江院 |
哈爾濱 |
中能建遼寧院 |
沈陽 |
中能建天津院 |
天津 |
中能建山西院 |
太原 |
中能建江蘇院 |
南京 |
中能建浙江院 |
杭州 |
中能建安徽院 |
合肥 |
中國能建湖南院 |
長沙 |
中國能建陜西院 |
西安 |
中國能建甘肅院 |
蘭州 |
中國能建新疆院 |
烏魯木齊 |
中國能建廣東院 |
廣州 |
中國能建云南院 |
昆明 |
中國能建廣西院 |
南寧 |
施工企業
施工企業 |
所在地 |
黑龍江火電一公司 |
哈爾濱 |
黑龍江火電三公司 |
哈爾濱 |
東電一公司 |
沈陽 |
東電二公司 |
大連 |
東電三公司 |
錦州 |
天津電建 |
天津 |
山西電建 |
太原 |
江蘇電建一公司 |
南京 |
江蘇電建三公司 |
鎮江 |
浙江火電 |
杭州 |
安徽電建一公司 |
合肥 |
安徽電建二公司 |
合肥 |
湖南火電 |
長沙 |
西北電建 |
西安 |
廣東火電 |
廣州 |
廣電工程局 |
廣州 |
廣西水電集團 |
南寧 |
廣西水電工程局 |
南寧 |
七、中國中冶(MCC)
中國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2016《財富》世界500強第290位)
► 1982年中冶金工業部中國冶金建設公司;
► 1994年中國冶金建設公司+冶金部部屬的部分設計院、勘察院和施工企業組建更名為中國冶金建設集團公司;
► 998年冶金部所屬的所有勘察、設計院和施工企業劃入中冶集團公司;
► 2006年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 2015年整體并入中國五礦集團公司,成為其全資子企業,不再作為國資委直管企業。
中國五礦集團
中冶建設施工企業 |
所在地 |
中國一冶 |
武漢 |
中國二冶 |
包頭 |
中國三冶 |
鞍山 |
中國五冶 |
成都 |
中冶天工 |
馬鞍山 |
中冶建工 |
重慶 |
中國十九冶 |
攀枝花+成都 |
中國二十冶 |
上海 |
中國二十二冶 |
唐山 |
中冶寶鋼技術 |
上海 |
上海寶冶集團 |
上海 |
中國華冶集團 |
上海 |
中冶置業 |
北京 |
中冶海外 |
北京 |
中冶東北建設 |
沈陽 |
注:從前冶金部的冶建單位從一冶到二十三冶,目前,除中冶子公司外,部分成為五礦集團、中國鋁業公司、中國節能、中國有色的子公司,部分下放各省,部分改制。